台灣焦點 – 台灣落實動物福利 公私協力編製寵物《飼養指南》

台灣依然有終日繫著鐵鍊,在狹小範圍內活動的狗(左),毛孩能不能幸福生活,全看飼主能不能正確照顧,所以需要《飼養指南》。

2022年2月台灣的動保行政主管機關公告了《犬隻飼養與照顧指南》( 以下簡稱《犬隻飼養指南》),雖然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,卻在台灣動物福利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意義,因為它宣告了不拘物種,所有的寵物都應擁有專屬的《飼養指南》,讓照顧人必須同時維護牠們身體和心理的健康。在官方版的《犬隻飼養指南》之後,民間接力編寫了兔類、鼠類、刺蝟和鳥類的《飼養指南》,成績可觀。

坊間有關如何養狗的書籍、繪本,不下幾十種,政府機關為什麼要勞師動眾的另外制定《犬隻飼養指南》呢?這份長達15頁的指南,開宗明義表達,最主要的目的在建立符合「五大自由(five freedoms)原則的動物福利指標,因此在參考先進國家的飼養準則之外,結合動物科學領域專家的建議,針對犬隻的習性和常見的生理、心理狀態一一編寫。

依據德國《動物保護法》,具體落實五大自由的照顧原則為:

  • 必須提供符合動物習性與其生理狀態所需要的營養、照護方式及飼養環境。
  •  不得限制可能與動物習性相關的活動,而增加動物疼痛或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  • 必須具備提供符合動物習性與其生理狀態所需要營養、照護方式及飼養環境相關的知識和技能。

這份指南另外還參考了德國的《犬隻命令》、英國的《犬隻福利實踐指南》和日本的《家庭動物等飼養及保管標準》、《住宅密集地犬貓妥適飼養指南》等,因而對於台灣常見的「籠養犬」、「鍊養犬」分別提出規範,例如狗籠的大小是依美國計算標準列出公式,可以依狗的身高和身長,定出籠子的底部面積和高度,希望杜絕「雞籠犬 ( 居住於雞籠,以致無法站立、伸展和轉身的狗 )」問題。另外也建議飼主每天至少要帶狗外出遛躂20至30分鐘。

如何替狗選用合適尺寸的籠子? 《犬隻飼養與照顧指南》有計算公式。

被暱稱為毛孩的狗,都還有許多不當飼養的案例,更別說售價低、生命周期短的老鼠、兔子等小動物,常因得不到正確的照顧,甚至發生自殘現象,相關的動保團體不忍見這些小動物長期受苦,因此自告奮勇為牠們編寫《飼養指南》,世界愛犬聯盟人員也貢獻專長,協助優化內容和文字。

以鳥類來說,其實牠們分為吸蜜類、食穀類和食蟲類不同食性,餵食不正確,會導致牠們健康受損;而鼠類中常見的倉鼠、黃金鼠和天竺鼠的生活方式都不同,飼養人如果事前不能做足功課,也很容易讓牠們夭折。喜歡動物的人,往往不止養一種寵物,很可能有貓有狗之外,再加養小鼠和小鳥,如何防範鼠、鳥不受到貓狗的驚嚇和意外傷害,也都需要妥善規畫。

世界愛犬聯盟雖然是以推動立法禁食犬貓為首要任務,但奉行尊重生命的理念,堅信對動物不應有分別心,無論是名種犬或混種犬、高價的黃金鼠或低價的倉鼠,一旦決定飼養,都要秉持愛心,終身不棄養,期盼《飼養指南》的接力編製,能實現人類和動物共同的美好生活!